上周,我有幸走訪了動力一車間電工實訓室,今天給大家帶來熱乎乎的走訪記錄……
一部照相機,一本日記本,當我帶著“家當”來到動力一車間時,車間正在按照“管理提升、技術創新”攻堅活動的計劃安排緊張的進行著各項整治工作,有人在粉刷樓道墻面,有人在清理衛生間死角衛生,也有人在辦公室整理物品,每個位置都充滿了動感,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沒有醒目的實訓室門牌,沒有專門的形象標語,和其他辦公室一樣門口只是簡單的掛著“實訓室”三個字樣的科室牌。輕輕推開那扇門,里面甚是安靜,有幾位師傅正在認真的操作者什么,墻面上“學有所練、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十二個大字甚是引人注目。
把人才培養理念“散”開來
在那里我遇到了車間副主任梁增錄,梁主任對我的到來很是歡迎并跟我講述著實訓室的組建工作。梁主任說:“車間好多新人雖然理論知識掌握較為扎實,但有許多的元器件不認識,車間設備多為A類設備,平時很少有上手練習的機會,新人動手能力很難有大的提升,現在我們用老系列所用的儀器儀表組建了這個實訓室,平時就可以練習一些基本的電力拖動控制、看圖識圖、槽控箱的實驗等項目”?;谶@個出發點,在車間的統一部署下,所有人員獻言獻策,主動作為,充分利用一些廢舊材料一步步組建著這個實訓室,通過建立“導師帶徒”的方式,將新技術與老設備知識的講解有機結合,持續推進員工培訓工作從理論走向實踐,致力于個人綜合業務素質的提升。
把員工底盤“扎”下來
數九寒冬,實訓室里自然少不了些許寒意,但訓練的幾位師傅認真鉆研的態度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眼前的這些設備對于我這個“外行人”來說甚是稀奇,于是我便上前叨擾了幾句,有人在練習接線,爭取降低以后工作中接線產生的設備事故率;有人在練習線路綁扎,“橫平豎直、減少交叉”的教誨他們謹記在心;有人在研究著電路圖,認真的練習著故障排除項目。
據技術員張得林介紹,簡單的一項接線工作,好多新手接完后很容易發熱,究其原因還是在接線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不足,現在車間將一些基本的接線方式制作成樣板并上墻,旁邊標注了詳細的工作原理及電路圖,效果能很直觀的表現出來?,F在他們在這里訓練基本操作,對于今后應對各項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有著很大的幫助,車間也將計劃在這里定期開展季度、年度個人業務能力考試。
把訓練成果“用”出來
實際效果好不好,實際檢驗成績才是唯一的標準。旁邊訓練的陳凱跟我講述了他的親身體會,他說以前雖然各類圖紙都能看懂,但實際操作中個別元器件根本找不到,目前運行的設備上還安裝著個別老式的元器件,自己根本就不認識,在這里我看到了許多沒見過的東西,也有足夠的時間自己去摸索和實驗,前幾天還獨自完成了水源井控制柜的檢修任務。他切身體會到了來到這里的價值、來到這里的意義。
勤學苦練,我堅信陳凱同志的成果終究有一天會當成樣板懸掛在實訓室里作為樣板。創新驅動,我堅信這里必將是電工成長成才的搖籃。
電工實訓室只是動力一車間一個新的起點。在新的起點上,像陳凱這樣的求知青年將繼續扎根在這間富有創新、實干意義的實訓室內,苦練內功,加速成長。動力一車間也將認真把握這個新起點,不斷創新管理思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以優異的成績向新百河致敬!